CSR是什麼?了解企業社會責任定義,以及CSR活動的好處
隨著環境及社會議題逐漸受到重視,經營企業的目標不再只是單純獲利,CSR(企業社會責任)也成為檢視企業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,但究竟 CSR 是什麼?對企業經營又有什麼好處?接下來就跟著本文的腳步,認識企業社會責任定義以及CSR活動的必要性,並為你推薦 CSR 活動,幫助企業順利成長。 CSR 是什麼?一次搞懂 CSR、ESG、SDGs 了解 CSR(企業社會責任)的定義時,ESG 和 SDGs 也是經常看到的關鍵字,以下分別為你介紹 3 者的定義,幫助你了解企業如何實踐社會責任。 CSR(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) CSR 是企業社會責任的英文縮寫,意思是:「企業經營時,除了考慮獲利之外,必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願景,並對社會做出貢獻」,近年來隨著環保、資源分配及永續發展等議題逐漸受到重視,CSR 也變成判斷企業是否成功的標準,有些跨國企業甚至會以 CSR 表現作為是否合作的依據。然而,CSR 並沒有絕對的標準及規範,很容易出現認知偏誤的問題,所以才會出現 ESG、SDGs 等各項指標,幫助人們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的基礎認知。 ESG(Environment、Social、Governance) ESG 原則由環境(Environment)、社會(Social)及公司治理(Governance)3 個元素組成,可視作評估企業健全狀態與穩定程度的指標: 環境(Environment):代表企業對自然環境的保護,例如能源使用、廢棄物管理及環境評估等規劃。 社會(Social):企業對周遭社區及社群的社會責任,包含勞工問題、資訊安全、風險利益、員工健康等。 公司治理(Governance):主要對象為股東與同仁,董事會素質及成效、風險管理、供應鏈管理都屬於公司治理的範疇。 除了代表企業理念,並作為評估企業健全狀態的標準之外,ESG也是全球投資的重要指標,2020 年遵循 ESG 為選股原則的共同基金及 ETF 募資,累積總資產規模已達 1 兆美元。台灣政府從 2015 年開始也積極推動企業永續政策,並於 2020 年 8 月發布《公司治理3.0》,期望透過 ESG 原則強化企業韌性,尤其近幾年面臨疫情及氣候變遷影響,擁有完善的永續經營政策才能即時做出回應,幫助企業永續經營。 SDGs(Sustainable [...]